搜索

一个“北京人”的自白——我的北京“情结”

[复制链接]
澳洲观察 发表于 2022-4-17 18: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澳洲观察
2022-4-17 18:20:35 237 0 看全部
马昌海
年过六旬的我在北京长大。但有时候也弄不清楚自己算不算北京人。虽然我不到三岁就来到了北京,但我们家仍保留着一些江汉平原的生活饮食习惯。我也能不流利的说几句老家话。我从未在北京的四合院里生活过,对胡同文化生疏隔膜,对四合院没有感情。对老北京人邻里之间的那种亲亲热热,互相关心帮助却缺乏基本隐私的生活状态,没有过亲身体验。对诗琴书画样样精通,唱京剧当票友,种花养鸟放鸽子,斗蛐蛐糊风筝、习武练拳的所谓京师文化,我更是一窍不通。听说作家老舍旧居丹柿小院的三面墙边,树立的居然是刀枪剑戟十八般兵器。旗人有习武的传统,老舍在写作养花之余,还时常舞枪弄棒的。我只是听说过“京城第一大玩家”金寄水的名字,也略微知道国宝级专家王世襄、朱家溍和启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住的地方叫朝外东大桥棉花地10号。这地方七十年代改名为中纺里,是由中纺部宿舍演化而来的。1958年以前,从朝阳门到东大桥、三里屯这一带,大窑坑一个挨一个,不知道是不是修城墙时烧砖留下来的。那时也不通公交车,买个烧饼都得奔东四。夏天窑坑里长满了芦苇,要进城只能沿着坑与坑之间的小径蹒跚而行。擦黑儿从城里回来时,窑坑周围黑咕隆咚,风吹芦苇哗哗作响,吓得人头皮直发麻。每年夏季,都传来有小孩在窑坑里游泳被淹死的噩耗。冬天里,我们常用木板和铅丝做成土冰鞋和冰车,到窑坑的冰面上去玩耍。
长大一些后,窑坑边上有了一些平房和人家,我常常背着几斤白面到朝外吉市口去轧面条。把面粉交给一个有轧面机的人家,加工费大概是一斤面几分钱,而那时一斤标准粉才一毛八分五呀!
1958年前后北京大兴土木,先是1956年宿舍院子南大门外盖了一座朝阳医院,西边盖了一所朝阳师范学校(后来北京八十中所在地),接着就是搞庆祝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在东边全国农业展览馆拔地而起的同时,西边的城墙也拆光了,窑坑填平了,盖起了工人体育场。我们少先队员也多次到体育场种树,或往树干上刷石灰以防虫害。如今50年过去了,我们亲手栽下或养护过的树木,不知是长大了还是砍掉了?那时的工人体育场也没有围栏,夏季的星期天可以坐在凉爽通风的看台入口处宽大的台阶上看书。花五分钱可以买一张露天游泳池的学生票,每场限两小时,超时补票。游完泳冒着炎炎烈日,头顶着湿泳裤回家,又饥又渴,如果能再花五分钱买一根冰棍吃就非常满足了。从东大桥进城也开通了9路无轨电车,后来又增加了一条12路。到景山或北海公园去春游,电车票价是9分钱,在公园里玩了一天后,若是成群结伙的走回家,剩下的一毛车票钱可以在路上吃两次冰棍。每到寒冷的冬季,工人体育场的湖面上就开辟了滑冰场,但由于票价较高,又买不起溜冰鞋(价值上百元)而从未去过。
我们这些住在东郊和西郊的人,从小就一直习惯说“进城了”。把自己当成住在北京城外的居民。进了朝阳门、东直门、建国门或阜成门、西直门、复兴门内,才叫进城。位于西直门外的北京动物园就被简称为“西郊公园”。一直到了21世纪初,住在通州、房山、门头沟、顺义、昌平、怀柔、密云、平谷、大兴等远郊区县的人,还习惯地说“去北京了”,也没有把自己当成住在北京的人。那个年代住在城外,处处可以感受到乡村的气息:上学的时候,坐在教室里就可能闻到窗外空气中飘散的大粪味,那是农民在施肥。不远处就可以看到菜地、果园和农田。我就读的小学和中学都在白家庄,挨着三里屯。往东是六里屯星火人民公社,还有辛庄、豆各庄,姚家园。东面还有小庄、八里庄、英家坟、十里堡,太平庄,不知道东南还有个方庄。从东大桥往南是齐家园,再往东是现在的国贸CDB所在的大北窑、郎家园,还有八王坟、高碑店、大黄庄,传媒大学所在的定福庄,二外所在的三间房以及管庄。往西还有左家庄、北太平庄、车公庄、百万庄、魏公村、万泉庄。海淀那边还有公主坟、西八里庄、黄庄、中关村、太平庄,蓝旗营等等。从这些地名就可以看出来,这些地方以前都是村庄。
我从小住的机关宿舍院里,多数邻居同我们家一样,是从外地迁移而来的。每天放学以后,我们都不想回家,把书包一摘就在院子里玩耍。每到黄昏时节,各家主妇就会站在窗口,大声呼唤自家的孩子回家吃饭。一时间,江浙吴语,江淮官话,湘语、川音,齐鲁、三晋、东北……各种口音此起彼伏,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合唱曲。孩子们于是就恋恋不舍地结束游戏,忙不迭的背上书包,满头大汗地跑回家。他们对母亲用熟悉的乡音呼唤自己的小名,都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何况有些孩子在家与长辈仍然说家乡话。
我对北京和北京人的缺点并不避讳,不像有的老北京人那样好面子或者护短。如“京骂”,“膀爷”,在公共场合不管不顾……,冬春的风沙和夏天的酷热,都令人不快。我不喜欢现在的北京小吃,喜欢南方风味。朱家缙先生对老北京饮食文化的精妙描述,周作人写的《南北的点心》,读后都令人垂涎神往。由于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我小时候从未品尝过北京小吃,如豆汁、炸焦圈,炒肝、煎灌肠、卤煮火烧、白水羊头之类。18岁成年以后去了外地,别人问我这个“北京人”:烤鸭、涮羊肉和前门外的“厂甸”、“天桥的把式”是怎么回事?我也张口结舌地说不出来。30岁以后回到北京,才有机会吃了这些小时候就听说过的东西。在那个年代,没有去过莫斯科餐厅和新侨饭店马克西姆餐厅的北京人,就太多了。我至今也没有去过仿膳、鸿宾楼、丰泽园、东兴楼、同和居、大三元、萃华楼等北京的众多知名餐厅。
对北京国安足球队的输赢我也不关心,倒是挺关心市政建设,希望北京越建越漂亮。我喜欢读众多北京作家和学者的著述和作品,喜欢人艺的话剧,爱听侯宝林的相声,不爱看《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之类的京味剧,不懂京剧,不爱听评书、单弦、琴书、京东大鼓、梆子、曲剧之类,昆曲就更不懂了。对现今媒体的一些主持人不说普通话而说北京方言,我颇不以为然:好多人本来并非京籍出身,干嘛非得以说北京土话为荣?
另一方面又总觉得自己就是北京人:北京是我最熟悉的地方,我只会说北京话,能说一口标准的京腔,且可以京味十足。我一直欣赏北京人说话的技巧,透着智慧和幽默。18岁成年之后,我曾在外地生活十几年,那时候一听到北京话就有听到乡音时的亲切和兴奋。对儿时北京的记忆永远是那么鲜活,刻骨铭心地思念北京,连做梦都想回北京。在外地人眼中,我永远是个北京人;长年累月在外地生活时,也以自己曾是北京人而自豪,在情感上与北京血脉相连。儿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过的一首拉夜体藏族民歌《我的心愿》,时而在心中回荡:“在欢乐的春天里,我愿变成一只布谷鸟,唱着歌飞向北京,停在天安门的城楼上;在温暖的夏天里,我愿变成一朵浪花,随着波涛流向北京,汇进中南海的绿泊里;在金色的秋天里,我愿变成一串麦穗,带着丰收的喜悦,挂在民族宫的金墙上;在白玉般的冬天里,我愿意变成一片雪花,满怀着对首都的爱,倾洒在人民大会堂的碧瓦上。”还曾经读了闻捷先生怀念北京的长诗,令人热泪盈眶。
20世纪70年代的一首《北京颂歌》:“灿烂的阳光,照耀在金色的北京;庄严的乐曲,报道着祖国的黎明。啊,北京啊北京,祖国的心脏,团结的象征,人民的骄傲,胜利的保证。各族人民把你赞颂,你是我们心中一颗明亮的星。啊,北京啊北京,我们的红心和你一起跳动,我们的热血和你一起沸腾,你迈开巨人的步伐,带领我们奔向美好的前程。”听得我热血沸腾。离京多年后回来刚下火车时,走在熟悉而又久违的马路上,那种梦幻般的感觉,如醉如痴,可能许多人都有过亲身体验。
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次听到三毛的《橄榄树》时,差点流下眼泪,是因为其词曲中所流淌出的,那种身在远方流浪,而怀念故乡的惆怅和感伤。身在外地时,总是把自己当成是漂泊在外的北京人,把北京当成世上最好的地方。听到一些南方人批评贬损北京,心中便老大的不快。
生活在外地时,永远关心着北京的一切,羡慕有幸居住在北京的人。每当有人从北京归来,我们总会像过节一般,围坐在其身旁,听他讲述在北京的一切所见所闻,如同精神会餐一般的兴奋和满足。10年后,当我终于可以在寒暑假回到北京时,见到《北京晚报》,如同见到老友一般的亲切。每到假期,都把这半年的报纸浏览一遍,细细品味其中久违了的京味语言和文化,体会北京的新风貌。从儿时就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感觉,被渐渐唤起,说京味方言的能力也渐渐恢复。世界上有些东西,如乡音、乡情,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说到这儿,我想问一句:怎么才算是北京人?有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比如在四合院里居住过三代?能不能喝豆汁?那我和好多人就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 追梦——作者:琳达
    追梦——作者:琳达
    FOLLOW THE DREAM Linda Li 著 Title of Book: Chasing Dreams |追梦 Name(s): Lind
    04-16
  • 沉沦神州的血祭者
    沉沦神州的血祭者
    何与怀 一 2009年5月,缘因参加一个欧洲华文作家会议,我来到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
    03-12
  • 歡樂迎新歲,中華顯愛心 25 Feb 2024  歡樂迎新歲,中華顯愛心
    歡樂迎新歲,中華顯愛心 25 Feb 2024 歡樂
    在烈日炎炎的澳洲夏季,墨爾本中華獅子會與援豐會展現了他們對社區的深切關懷與支持。
    03-05
  • 除夕快乐!
    除夕快乐!
    何与怀 人们说得好,除夕,就像一场盛大的演出终于到了大幕即将拉开的时刻。 除夕这个
    02-05
  • 美德赢台湾
    美德赢台湾
    何与怀 1月13日,作为2024世界大选年最瞩目的首场大选,台湾取得民主阵营的首场胜利。
    01-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查看:237 | 回复:0

澳洲观察,专为海外华人打造,服务海外华人的大型社区平台,在澳洲的吃穿住行,国内的政策新闻,我们全力提供,欢迎大家!
本站导航
社区民生
移民留学
综合娱乐
本站站务
社区公告
投诉建议
商务合作
新闻资讯
国际新闻
澳洲新闻
中国新闻

网站首页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澳洲观察》—观察、体验,知行合一!
联系电话:0061-3-94322552 地址:PO BOX 91 Watsonia Victoria 3087 Australia 邮箱:unitedtimesmel@gmail.com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