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的人生,我的灵魂,都在碗中:重构日本文化的“拉面..

[复制链接]
Ausaview 发表于 2022-3-30 23: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usaview
2022-3-30 23:35:24 341 0 看全部
本文转自腾讯网

居家的日子才知道唯有食物靠得住。

拉面4.jpg

不知道困在家里的你每天给自己做什么食物?这个时候,也许一碗美味的拉面就足够抚慰人心了。

如今可以算得上日本国民美食的拉面,最初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在发展过程中,这个食物又紧紧和美国绑定在一起。从果腹、速食到潮流料理,一碗小小的拉面是如何走向世界,再造“日本”的?

时间将会证明:反抗的食物

他说……

我的人生……

我的灵魂……

都在……碗中

尝尝吧!

—— 竹田和重, 东京“六厘舍”拉面店店主

若要在拉面叙事中寻找出始终一致的脉络,“争议之食”想必是最好的概括了。拉面以来自中国的现代食物之姿出现在日本,而在明治时代,西方代表着现代,东方世界则是守旧的象征。制作这道料理的人主要是日本中餐厅的中国师傅,或者是在中餐厅工作或当学徒的日本人。在那个日本政要鼓吹快速工业化并采行西方发展道路的年代,“支那面”的主要消费者是体力劳动者、夜间工作者与军人。在推车小摊、中国餐厅、西式食堂与小餐馆都可以吃到“支那面”,这些场所汇集了从乡下进城打工的人、少数民族与其他流离失所的族群。这里提供了就业的入门机会,尽管失业的危险随时可能降临。

拉面3.jpg

拉面推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拉面在日本各个城市中消失,最后又在美军占领期间以“中华面”之名回归,为饥荒遍地的日本提供“补充能量”。经济高度成长时期(1955—1973),中产阶级小家庭成为社会组成核心,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也逐渐增加,拉面因此成为了年轻的单身劳动者的能量来源。再后来,20世纪70年代,随着丰田汽车等大量出口的制造业成为日本在国际经济上的形象代表,独立拉面店也开始发展成为失意的企业工人的避风港。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地产业开始出现金融泡沫,股票投机越发向奢侈品与休闲服务消费市场集中,在这一阶段,拉面演变成为日本一般民众面对法式与意式这些时尚又精致料理时的另一种选择。到了1990年代,由美国人主导的全球速食产业促进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消费均质化,拉面的国家形象在此时变得更加鲜明,政治意涵也更加强烈。


《拉面》实拍图

日本的拉面行业始终坚持通过“暖帘分”(noren wake)制度开设分店,拒绝让企业资本进入造成产业垄断。80%的日本拉面店都是独立经营商户。所谓的“暖帘分”制度,就是拉面店主让那些跟在身边至少超过一年的员工学习制作拉面汤头、酱汁配方,经过训练后再离开师傅独立开店,通常不收取任何费用,就这样让知名店家的经营模式不断复制,而并非金字塔形的企业架构。东京东池袋“大胜轩”的创办人山岸一雄、“武藏面屋”的创办人山田雄与“拉面二郎”(Ramen Jiro)的创办人山田拓美(Yamada Takumi),都允许学徒在外开设分店并会给予祝福。这些独立经营的拉面店就在创始人分文未取的情况下开花结果。蘸面发明人山岸一雄在面对“拉面之鬼”佐野实的采访时曾解释:“有些人会将配方当作商业机密,严格看守并且拒绝公开,这些人其实应该分享自己的配方与技术比较好。不能总是想着‘那是我的风味’,也该想想所谓‘我的风味’到底怎么延续下去。”


蘸面

暖帘分制度使许多拉面店能够承袭名厨名食的光环,这些分店同时也展现了创始人的成就与宽宏大量。它让年轻的拉面工作者得以拥有小型企业所有者的身份,以维持不是特别优渥却相对稳定的生活。尽管因为速食产业的兴起,以及它在降低成本和扩大经济规模上的成功,许多像日本大众食堂这样的小餐馆都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没落,不过还是有许多日本年轻人继续在知名拉面店接受训练,并企图独自经营分店。如此一来,对于那些有抱负却不适合或没兴趣在大企业工作的年轻人而言,拉面店就成了90年代企业缩编后最火热的就业趋势之一。

同时,由于经历过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期,拉面被赋予了可与美国大型企业组织及美式速食产业相抗衡的坚实象征意义。举例来说,经济学者竹中正治(Takenaka Masaharu)在其著作《拉面店vs. 麦当劳》(Ramenya to makudonarudo) 中描述了拉面制作与消费热情所影射的政治对立。这本书在序言部分公开谴责了那些不知羞耻地批判自己国家的海外日本学者(特别是美国的日本学者),接着他提到本书的用意是要去分析,面对美国与日俱增的影响,究竟怎样的日本价值才值得保留。竹中正治认为,比起一味吹捧美国,我们更需要将两国之间的习惯进行整体比较,如此才能合理平衡各国商业文化的利益价值和利弊。


麦当劳

竹中正治认为,相比美国而言,日本国内的平均制造规模更小,产业的资本集中度相对较低,这正是日本价值所在。这两个因素都有助于差异、多样与创意这样的特质在文化中开花结果。他认为产业中的资本集中度越低,差异化与原创性就会越高。美国制造业携着大规模、纯利益导向的商业方式来到,威胁着日本仅存的优势,此时较小规模的制造业更需要受到保护。竹中正治在其著作第一章《持续仰赖麦当劳的美国人vs. 征服拉面的日本人》中提出他的观察:

大型企业需要专注在以宏伟绩效为基础的目标上,也就是说要以满足多数人的需求与渴望为目标。当这样的过程经过一再复制之后,就会变成一种排除局外者的局面,并在制造上达到特定的均质化或标准化。麦当劳正是这样的企业形态……麦当劳的成功就是美国饮食文化贫瘠的另一种说法。麦当劳散布全球其实就是美国垃圾食物的全球化。

另一方面,“拉面店式的供应体系”仍然存在于日本的动画或漫画之中,而且深深地扎根。相较于尽力满足多数人的需求,制作者有着忠于自我情感的坚持,也因此保留了许多可能性,并且在必要时更新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尽管每一笔交易只能带来微薄的利润,却有着多元又独特的结果;而任何在这种情境之结下的产出,经常会出人意料地出众。

拉面2.jpg

拉面店

竹中正治对于小型企业价值的理解是如此直白又难以反驳,他不仅试图保留与美国大企业直接对立的“拉面店式”生产模式,而且将拉面店视作一种代表日本特色的企业模式,实在是一种相当值得注意的新颖应用。根据他的逻辑,大规模企业代表着美国文化(以麦当劳为代表),而不在乎丰厚盈利与过度扩张的工匠精神(以独立拉面店为代表)则是日本文化的代表。然而,除了标题之外,竹中正治的书中其实并没有对拉面制作或拉面店的商业架构进行真正的讨论,上面引述的这段便是全部了。相反,读者在书中看到更多的是竹中正治针对美日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组织上的差异进行探讨(如名为《爱辩论的美国人vs. 写博客的日本人》等章节)。

自从20 世纪80年代寿司完成国际化之后,拉面就成为了日本餐饮业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全球出口项目,并在过去二十年间成为了一种全球现象。到了2000年代,被包装成推向外销商品的日本文化元素经过重新配置,从近代早期的遗存(歌舞伎、寿司与木刻版画)转变为战后生活的纪念物(动漫、拉面与电玩)。经济高度成长期就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而学术研究与博物馆陈列便是其中的组成要件。有别于20世纪日本在海外形象中那些以军国主义、经济主义与美学主义特质为主的隐喻,这样的转变使得日本60 年代的日常生活要素成为重新定义国家形象的泉源,而新的“日本”只与生活方式和品位有关。

拉面1.gif

日清广告在纽约时代广场

拉面历经了上个世纪的动荡变迁,从来自中国以便利、快速与营养丰富闻名的异国料理,晋升为日本工人阶层的主食,最后成为代表日本传统的手作精神、复古审美与小规模制作结合的“慢食”象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得以观察食物供应链的延长,以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又美味的食物与以获利为动机的经营的矛盾冲突。拉面在日本的发展也呈现出这些事物联系随时间推移的变化,以及烹饪与饮食习惯如何无缝衔接,从服务于工人阶级变成国家传统。这道料理可以同时归属于不同类别(日式料理、暖心料理、中式快餐、夜间酒后食物、工人阶级午餐、年轻人的食物及单身汉的食物),而每一种类别都涉及不同日本群体的饮食习惯发展史,也让我们看见一国之内的差异与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拉面让我们一览文化生成的过程,不仅是在国家层面,也包含了阶级(蓝领)、性别(男性)、世代(年轻人)与民族划分(中式)各个层面和角度,凸显了社会结构下众多不同领域的相互关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 沉沦神州的血祭者
    沉沦神州的血祭者
    何与怀 一 2009年5月,缘因参加一个欧洲华文作家会议,我来到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
    03-12
  • 歡樂迎新歲,中華顯愛心 25 Feb 2024  歡樂迎新歲,中華顯愛心
    歡樂迎新歲,中華顯愛心 25 Feb 2024 歡樂
    在烈日炎炎的澳洲夏季,墨爾本中華獅子會與援豐會展現了他們對社區的深切關懷與支持。
    03-05
  • 除夕快乐!
    除夕快乐!
    何与怀 人们说得好,除夕,就像一场盛大的演出终于到了大幕即将拉开的时刻。 除夕这个
    02-05
  • 美德赢台湾
    美德赢台湾
    何与怀 1月13日,作为2024世界大选年最瞩目的首场大选,台湾取得民主阵营的首场胜利。
    01-16
  • “四十千” 博物馆
    “四十千” 博物馆
    西澳 平民 墨尔本杯日即当年11月1日是澳大利亚政府决定给予四十千中国留学生 居留澳
    12-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查看:341 | 回复:0

澳洲观察,专为海外华人打造,服务海外华人的大型社区平台,在澳洲的吃穿住行,国内的政策新闻,我们全力提供,欢迎大家!
本站导航
社区民生
移民留学
综合娱乐
本站站务
社区公告
投诉建议
商务合作
新闻资讯
国际新闻
澳洲新闻
中国新闻

网站首页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澳洲观察》—观察、体验,知行合一!
联系电话:0061-3-94322552 地址:PO BOX 91 Watsonia Victoria 3087 Australia 邮箱:unitedtimesmel@gmail.com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