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7年追踪28个北京高知家庭,发现背后隐形的真相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24-5-9 17: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dmin
2024-5-9 17:32:52 215 0 看全部
2024年05月09日 10:31

那些考进藤校、牛津剑桥的中国孩子,都来自什么家庭?又有什么共性呢?进入名校后,又会遇到什么挑战呢?诚然,我们有国外的研究可以参考。比如哈佛经济学教授Raj Chetty去年发表了一篇论文,迄今为止第一次量化了父母收入对学生进入名校的概率影响的数据。但在国内,这个课题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这份研究在美国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 中产爬藤会更难吗?哈佛教授最新论文讲得明明白白。

那些考进藤校、牛津剑桥的中国孩子,都来自什么家庭?又有什么共性呢?进入名校后,又会遇到什么挑战呢?

诚然,我们有国外的研究可以参考。比如哈佛经济学教授Raj Chetty去年发表了一篇论文,迄今为止第一次量化了父母收入对学生进入名校的概率影响的数据。

但在国内,这个课题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

这份研究在美国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 中产爬藤会更难吗?哈佛教授最新论文讲得明明白白。

直到Study Gods:How the New Chinese Elite Prepare for Global Competition《学神》出炉,让这个教育界好奇的追问,第一次有了针对中国家庭的社会学深度观察。

作者姜以琳是藤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系博士,上海纽约大学助理教授,在7年的时间里,她追踪北京顶尖中学的28位学生的人生。

这些学生中大多被美国常春藤、牛津剑桥等录取,毕业后的薪资也是同龄人平均薪资的10倍以上,且因为受过极其良好的教育,他们的舞台早就不局限于国外,而是遍布全球。

这本书的开创性使其出版不久拿下了皮埃尔·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最佳书籍奖,这是美国社会学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

这本书也是第一本关注非美国案例的获奖著作,姜教授也是历史上第一位非美国获奖者。

她把中国家庭对名校的投资比喻为一场纸牌竞技游戏,那些能赢的父母和孩子看起来都非常松弛——而这种松弛感,其实是一种特权。

01

学神、学霸、学渣和学弱

姜以琳教授的研究发生在北京最顶尖的五所高中,聚焦于28位学生在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这些北京高中生既有冲刺高考的本部学生,也有申请国外大学的国际部学生。

无论目标大学在哪里,他们有许多共同特征:首先,从教育资源来看,他们都有北京户口,这是他们能够享受北京最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条件。

其次,他们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非常优异,中考成绩是全市前5%,进入以99%的一本升学率、盛产高考状元而闻名的顶级高中。

再从家庭背景来看,家庭也为孩子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

他们的父母都是80年代第一批大学生,研究生、曾出国留学,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授。而且,经济收入是中国城市家庭收入前10%的两倍,大多数是中产及以上家庭。

纪录片《真实生长》里拍了三个北京十一学校的学生,高中生的思想就非常深刻了

为了更清晰地看到他们在竞争中面临的不同境地,以及他们的应对策略,姜教授以“分数”和“可感知的努力程度”作为两个衡量标准,将这群已经是“人中龙凤”的学生又做了金字塔式地位区分——

学神、学霸、学渣和学弱。

简单来说,学神就是看起来根本不努力却成绩仍旧优秀,学霸成绩好,但一看就是非常努力的人,学渣是成绩不怎么好,但也不学习,学弱则是鄙视链的最底端,明明已经非常努力了,就是学不出来。

“可感知的努力程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松弛感。

而那些用越松弛的态度获得越高的分数,越优秀成就的孩子,就是被大家顶礼膜拜的学神。而学神也乐于表现自己的松弛,这是一种区分你我的方式。

这让我想起一个词“斯坦福鸭子”,指的就是斯坦福的学生就像鸭子游泳一样,哪怕脚掌在湖面上拼命划,但湖面上看起来仍旧是很松弛的。

也有不少一线国际高中的学生告诉我,同学们都看起来很会玩也爱玩,装作漫不经心,但都在私下疯狂加码努力。

而在姜教授的观察中发现,真正的学神是基本不会偷着学习的,天赋极高,反倒是其他三类学生会偷着做题和练习。

那为什么其他同学,也要假装不努力呢?

在姜教授看来,松弛感代表了一种稀缺资源。

“他们展示出的松弛感也是精英区分你我的一种方式,松弛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是经验的堆垒,你需要见过很多的世面,去过很多的地方,见过不同的人,没有这些经验的从小积累,就没有办法获得松弛感。”

而那些能够从小培养孩子松弛感的家庭所具备的条件,假期带孩子出国旅行,父母跟孩子的定期聊天,有能力筛选最适合的资源等。

这也正是中产及以上父母也很少意识到的“教育特权”。

顶级大学要的也是那些具有松弛感的学神,而这是那些紧绷着的家庭最难以模仿的一步。

松弛的特权

来源:谷雨星球

那些考进藤校、牛津剑桥的中国孩子,都来自什么家庭?又有什么共性呢?进入名校后,又会遇到什么挑战呢?诚然,我们有国外的研究可以参考。比如哈佛经济学教授Raj Chetty去年发表了一篇论文,迄今为止第一次量化了父母收入对学生进入名校的概率影响的数据。但在国内,这个课题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这份研究在美国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查看:215 | 回复:0

澳洲观察,专为海外华人打造,服务海外华人的大型社区平台,在澳洲的吃穿住行,国内的政策新闻,我们全力提供,欢迎大家!
本站导航
社区民生
移民留学
综合娱乐
本站站务
社区公告
投诉建议
商务合作
新闻资讯
国际新闻
澳洲新闻
中国新闻

网站首页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澳洲观察》—观察、体验,知行合一!
联系电话:0061-3-94322552 地址:PO BOX 91 Watsonia Victoria 3087 Australia 邮箱:unitedtimesmel@gmail.com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